兴隆煤炭开发与兴隆矿务局
兴隆煤炭开发
兴隆,原名兴隆山,历史悠久。建国初期,兴隆境内的前苇塘及副将沟先后挖掘出夏殷时代的石斧和春秋时代的铁范、铁斧等文物,这表明,至迟在两千五百年前,此地即有人烟。
兴隆有着丰富的矿产资源。金、铜、铁、锰、铅、锌、煤都有较为可观的储量。其中,煤炭储量达二亿吨以上。兴隆煤田生成距今约二亿七千万年前的石炭二叠纪,煤炭品种主要为肥煤、贫煤、气煤和焦煤四种。燕山运动期,地壳变化剧烈,煤田被分割成无数小块,褶曲纹理复杂,煤层厚度变化大,多有露头处,易于发现和小型土法开采。
据《兴隆县志》记载,远在清朝末年当地居民即己在煤层暴露部分挖掘石炭。另据日伪时期有关资料记载,营子老爷庙炭田于光绪二十三年(一八九七年)发现并开发。本世纪初在此建有同姓煤矿公司。当时,兴隆的大部分地区为清东陵的“后龙风水禁地”。禁域内不得有百姓居住,更不准掘土采煤,违者将招至杀身之祸。故此,兴隆的煤炭开采业受到很大限制。
一九一一年辛亥革命,清朝封建统治被推翻。一九一五年,东陵护陵大臣载泽为筹措守陵清兵的军饷,以五万余银元之价将兴隆山抵押给了北京丰益绸缎庄经理蔡介之。蔡随即在兴隆设立天丰益土地镇基局。自关内各县雇工数百名,大肆砍伐山林。至此,封禁二百余年的兴隆山始被开发。
一九一六年,遵化傅连云在兴隆北马圈子开办禁地内第一个小煤窑。雇当地居民数十名为窑工,日均产煤五吨左右。随之,平谷季芳林、蓟县李树荣等人也相继到兴隆平安堡、老爷庙、姚栅子等地开办小煤窑。在红梅寺、黄土梁、克梨木,寿王坟等地也先后有人挖掘煤炭。至本世纪三十年代初,仅鹰手营子一带的小露天、平、峒、斜坑等采煤场就有十几个,日产量几吨至几十吨不等。当时,由于人力、物力、技术各方面的条件所限,煤炭开采工艺十分落后。开掘工具皆为锹、镐、锤、钎等手工工具。运输方法更是落后,全靠人拖肩挑。煤窑的排水、通风、支护都采用土法,窑工生命安全无保障,伤亡事故时有发生。在选址和采掘规划方面,因无地质资料可依,基本是在煤田的第一、二层煤上乱挖乱掘。始终处于盲目采掘状态。当时,窑工多为半工半农者,每年秋末至冬未农闲时到窑上做工,来春返乡种田。煤窑开采也随之起止。挖掘出的煤炭,除本地用一部分外,大部分销往遵化、承德一带,供民用和手工业。运输工具主要为马车和骆驼。
由于煤炭开采业的兴起,带动了其他行业的发展。陶瓷、制砖、石灰、铁木厂等行业相继建立。农业、商业亦随之发展。一九二九年,直隶省政府正式批准建立兴隆县。昔日只有几十户居民的兴隆山,到三十年代已成为拥有数万人口的繁华城镇。
一九三三年五月,日寇侵占兴隆。一九三三年以后,伪满铁道株式会社地质调查部,炭矿会社、国防资源调查部先后派员到兴隆进行地质勘查。其中伪满炭矿会社皆川园和木原敏夫曾在营子火神庙、老爷庙、马圈子等地使用钻机打了一些钻孔,进行储量、煤质分析,并绘置了地质图。同时,伪热河省驻兴隆办事处将老爷庙,北马圈子等地旧煤窑重新开发。后收归伪满炭矿会社所有。一九四〇年,日本侵略者为解决兴隆县和倒流水金矿的供电,在营子建起一座一千千瓦的火力发电站。发电燃料的来源为老爷庙露天煤矿(现承德市东风煤矿)。据有关资料记载,当时在老爷庙煤矿的劳工达数百人。已使用炸药采煤,日产原煤八十多吨。生产出的原煤每天用木制矿车沿专用小铁道人工推往营子发电厂。在矿上挖煤的工人过着囚犯一般的生活,毫无人身自由,生命安全无保障,常发生伤亡事故。据统计,一九四○年至一九四五年间,日寇仅从老爷庙露天一地夺走煤炭三十余万吨。
抗战胜利后,中国人民解放军冀东部队曾与国民党军队在兴隆地区发生多次激战,一九四七年,营子解放后,军工部组织工人恢复煤炭生产,以供军工生产和民用。当年底,国民党军队攻占兴隆,刚刚恢复生产的老爷庙、马圈子煤矿及营子发电厂均遭严重破坏,生产被迫停止。一九四八年,兴隆解放,我冀东行暑工矿局组织矿工,首先在老爷庙恢复煤炭生产,平安堡,马圈子等煤窑也陆续恢复生产。至此,兴隆的煤炭宝藏才真正为人民所有。
一九五三年,煤炭工业部先后派东北煤田地质局和天津煤田地质局到兴隆鹰手营子一带进行大规模地质勘探。至一九五五年四月,地质勘查工作初步结束。在克里木至凿子岭二十五平方公里的区域内,其探明煤炭储量一亿五千万吨。一九五五年末,煤炭部正式做出开发兴隆煤田的决定。一九五六年春,煤矿筹备处正式成立,基建工程开工。随后,大批工人、干部、工程技术人员从河北、辽宁、京津等地开赴兴隆,参加煤矿建设。
一九五八年十月,兴隆矿务局成立。至一九六○年,兴隆矿务局的四对矿井,一个露天矿全部移交生产。全局职工达一万一千余人,年矿井设计生产能力117万吨。一座完全由我国自己设计、自己施工的新型矿山,在冀北的丛山峻岭中崛起。
兴隆煤炭资源的开发利用,对冀北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有较为重要的作用。兴隆地处京承要道、物产丰富、交通畅达,煤炭业的发展带动了其它行业的发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兴隆地区集体、个体开办的小煤窑已有数百个,年产量总和达百万吨以上,为建材、制陶、治炼等行业提供了比较充足的能源。
兴隆有着丰富的矿产资源。金、铜、铁、锰、铅、锌、煤都有较为可观的储量。其中,煤炭储量达二亿吨以上。兴隆煤田生成距今约二亿七千万年前的石炭二叠纪,煤炭品种主要为肥煤、贫煤、气煤和焦煤四种。燕山运动期,地壳变化剧烈,煤田被分割成无数小块,褶曲纹理复杂,煤层厚度变化大,多有露头处,易于发现和小型土法开采。
据《兴隆县志》记载,远在清朝末年当地居民即己在煤层暴露部分挖掘石炭。另据日伪时期有关资料记载,营子老爷庙炭田于光绪二十三年(一八九七年)发现并开发。本世纪初在此建有同姓煤矿公司。当时,兴隆的大部分地区为清东陵的“后龙风水禁地”。禁域内不得有百姓居住,更不准掘土采煤,违者将招至杀身之祸。故此,兴隆的煤炭开采业受到很大限制。
一九一一年辛亥革命,清朝封建统治被推翻。一九一五年,东陵护陵大臣载泽为筹措守陵清兵的军饷,以五万余银元之价将兴隆山抵押给了北京丰益绸缎庄经理蔡介之。蔡随即在兴隆设立天丰益土地镇基局。自关内各县雇工数百名,大肆砍伐山林。至此,封禁二百余年的兴隆山始被开发。
一九一六年,遵化傅连云在兴隆北马圈子开办禁地内第一个小煤窑。雇当地居民数十名为窑工,日均产煤五吨左右。随之,平谷季芳林、蓟县李树荣等人也相继到兴隆平安堡、老爷庙、姚栅子等地开办小煤窑。在红梅寺、黄土梁、克梨木,寿王坟等地也先后有人挖掘煤炭。至本世纪三十年代初,仅鹰手营子一带的小露天、平、峒、斜坑等采煤场就有十几个,日产量几吨至几十吨不等。当时,由于人力、物力、技术各方面的条件所限,煤炭开采工艺十分落后。开掘工具皆为锹、镐、锤、钎等手工工具。运输方法更是落后,全靠人拖肩挑。煤窑的排水、通风、支护都采用土法,窑工生命安全无保障,伤亡事故时有发生。在选址和采掘规划方面,因无地质资料可依,基本是在煤田的第一、二层煤上乱挖乱掘。始终处于盲目采掘状态。当时,窑工多为半工半农者,每年秋末至冬未农闲时到窑上做工,来春返乡种田。煤窑开采也随之起止。挖掘出的煤炭,除本地用一部分外,大部分销往遵化、承德一带,供民用和手工业。运输工具主要为马车和骆驼。
由于煤炭开采业的兴起,带动了其他行业的发展。陶瓷、制砖、石灰、铁木厂等行业相继建立。农业、商业亦随之发展。一九二九年,直隶省政府正式批准建立兴隆县。昔日只有几十户居民的兴隆山,到三十年代已成为拥有数万人口的繁华城镇。
一九三三年五月,日寇侵占兴隆。一九三三年以后,伪满铁道株式会社地质调查部,炭矿会社、国防资源调查部先后派员到兴隆进行地质勘查。其中伪满炭矿会社皆川园和木原敏夫曾在营子火神庙、老爷庙、马圈子等地使用钻机打了一些钻孔,进行储量、煤质分析,并绘置了地质图。同时,伪热河省驻兴隆办事处将老爷庙,北马圈子等地旧煤窑重新开发。后收归伪满炭矿会社所有。一九四〇年,日本侵略者为解决兴隆县和倒流水金矿的供电,在营子建起一座一千千瓦的火力发电站。发电燃料的来源为老爷庙露天煤矿(现承德市东风煤矿)。据有关资料记载,当时在老爷庙煤矿的劳工达数百人。已使用炸药采煤,日产原煤八十多吨。生产出的原煤每天用木制矿车沿专用小铁道人工推往营子发电厂。在矿上挖煤的工人过着囚犯一般的生活,毫无人身自由,生命安全无保障,常发生伤亡事故。据统计,一九四○年至一九四五年间,日寇仅从老爷庙露天一地夺走煤炭三十余万吨。
抗战胜利后,中国人民解放军冀东部队曾与国民党军队在兴隆地区发生多次激战,一九四七年,营子解放后,军工部组织工人恢复煤炭生产,以供军工生产和民用。当年底,国民党军队攻占兴隆,刚刚恢复生产的老爷庙、马圈子煤矿及营子发电厂均遭严重破坏,生产被迫停止。一九四八年,兴隆解放,我冀东行暑工矿局组织矿工,首先在老爷庙恢复煤炭生产,平安堡,马圈子等煤窑也陆续恢复生产。至此,兴隆的煤炭宝藏才真正为人民所有。
一九五三年,煤炭工业部先后派东北煤田地质局和天津煤田地质局到兴隆鹰手营子一带进行大规模地质勘探。至一九五五年四月,地质勘查工作初步结束。在克里木至凿子岭二十五平方公里的区域内,其探明煤炭储量一亿五千万吨。一九五五年末,煤炭部正式做出开发兴隆煤田的决定。一九五六年春,煤矿筹备处正式成立,基建工程开工。随后,大批工人、干部、工程技术人员从河北、辽宁、京津等地开赴兴隆,参加煤矿建设。
一九五八年十月,兴隆矿务局成立。至一九六○年,兴隆矿务局的四对矿井,一个露天矿全部移交生产。全局职工达一万一千余人,年矿井设计生产能力117万吨。一座完全由我国自己设计、自己施工的新型矿山,在冀北的丛山峻岭中崛起。
兴隆煤炭资源的开发利用,对冀北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有较为重要的作用。兴隆地处京承要道、物产丰富、交通畅达,煤炭业的发展带动了其它行业的发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兴隆地区集体、个体开办的小煤窑已有数百个,年产量总和达百万吨以上,为建材、制陶、治炼等行业提供了比较充足的能源。
兴隆矿务局
兴隆矿务局位于承德市鹰手管子矿区,西南至北京176公里,东北距承德80公里。京承线铁路和国防公路通过矿区,交通运输十分便利。矿区居北温带,海拔在350米至600米之间,平均气温10℃,年均降雨量600毫米,滦河支流柳河纵贯矿区,水源充分,气候适宜。
矿务局下辖汪庄、营子、马圈子三个煤矿和一个多种经营总公司。全局共有一对竖井,三对斜井和一个露天。现有生产的各井田地质贮量5569万吨,工业储量4630万吨,可采储量2125万吨,年设计生产能力为117万吨。现有职工9148人。
兴隆煤田生成于古生代石炭二叠纪。共含11个层煤,有7个可采煤层。地质构造复杂,煤层内不同性质的大小断层、褶曲和次生节理极为发育,并相互切割,随着断裂构造的形成,燕山运动期火成岩严重侵入,煤层厚度不稳,内在灰分及硫磷含量偏高,沼气含量大,生产矿井均属高沼气矿井。兴隆煤田东起凿子岭,西至克梨木呈东西条带状分布在燕山北麓的山谷之中,东西长约24.5公里,南北宽约1公里,共包括12个井田,其中8个井田隶属于兴隆矿务局开采。
兴隆煤田的开发史可追溯到清朝末年,据《兴隆县志》记载,那时,当地居民即已在煤层暴露部分进行开采。北洋军阀统治时期,这里已有斜坑、平峒、小露天十几个,日产量有几十吨。三十年代初,日本人皆川园和木原敏夫曾在这里进行地质勘查,范围达54平方公里,还绘制了地质图,打了部分钻孔,进行了储量计算和煤质分析。伪满“炭矿会社”对马圈子、火神庙、老爷庙、姚栅子等地开始较大规模开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这里的煤炭开采业曾受到严重破坏。一九四八年,我军收复承德后,军工部为解决部队焦炭供应,即组织人力、物力开始恢复煤炭生产。
兴隆矿务局诞生在大跃进年代。一九五六年二月,沈阳煤矿设计院提出总体规划方案,经煤炭工业部报请国家建委批准后,开发计划付诸实施。一九五八年十月兴隆矿务局成立。草创时期,几干名建设者住的是简易工棚,物质生活艰苦,工作条件很差。然而,创业者们却始终保持着艰苦奋斗的精神,顽强地开展工作,一九六○年正式生产。发展时期,经历了上马、下马、转劳改企业、关停井、局改矿等不同的历史阶段。文革时期,这里的煤炭生产建设受到严重干扰。大批领导干部和工程技术人员被揪斗,各种规章制度被废除,正常的生产秩序和工作秩序被打乱。粉碎“四人帮”以后,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矿务局党委提出“正党风,带矿风,发愤图强,振兴兴煤”的口号,进一步贯彻“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八字方针。从而逐步使矿井产量稳定,采掘比例、采煤程序、机构设置等结构趋于合理,生产和建设逐步走向正轨。在狠抓采掘关系调整,增加产量,加强安全生产的同时,进一步确定:“以调整为中心,以质量标准化为重点,加强科学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指导思想,进行恢复性整顿。继而从一九八三年开始全面整顿,经过二十个月的紧张工作,建立各种管理制度232项。一九八四年一月经河北省煤炭工业管理局和承德市联合检查验收,达到合格标准。在进行企业整顿的同时,不断加快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一九八三年二月四日,决定由马圈子煤矿承包南井工程,成为全局第一个承包单位,各矿也在下属区,队试行单项工程承包,八四年煤炭部实行投入产出总承包以后,矿务局又从十个方面扩大各矿的自主权,并在下属三个矿实行吨煤工资承包,吨煤材料费承包,确定了“三包六定”的考核指标。增强了职工主人翁责任感,调动了职工积极性。
兴隆矿务局已经走过三十年的发展历程。在生产建设的实践中,锻炼了一支经验丰富的素质较好的职工队伍。尤其是在地质异常复杂,井小型多的特殊条件下,创造了不规则煤层采煤新工艺。我局主采四、六二个煤层,均属不规则煤层。四层煤属厚煤层,占现有总储量的45.6%,产量占76%。六层煤属薄中煤层,占目前总储量的50%,但产量仅占30%,由于六层煤贮存条件极不稳定,使其配采比重较小,出现六层煤储量比重逐渐加大,四层煤储量比重逐渐减少的局面。为了扭转这种不合理的产量结构,必须设法加大对六层煤的开采。且六层煤底板凹凸不平,走向极不规则,煤层厚度在0.5米至4米之间,极不稳定,在巷道掘进中,几乎每前进十几米就会出现不同性质的断层和褶曲,给生产管理和技术进步带来很大困难。多年来,广大工程技术人员和工人把它做为技术攻关的课题,大胆探索,总结经验,开创了我国煤炭行业在不规则煤层运用机械化的“短壁刀柱耙装采煤法”,初步攻克了这个难关。这种采煤方法,工艺简便,安全可靠,适应性强,产量高,回采率高,回采工效高,劳动强度低,材料消耗低。是一种在特定地质条件下,不规则煤层中采煤新工艺。这种采煤方法,已经煤炭工业部采煤专家认可,受到煤炭部部长的表扬。
我局除了地质构造复杂,断层星罗棋布,煤层薄厚不均外,所属四对矿井均属高沼气矿井,尤其是近些年来,地方乡镇小窑大批开发,漏风严重,给通风管理造成困难。面对这些不利因素,从组织上建立了局、矿、区三级管理体制,从制度上制定了瓦斯管理、局扇供风头数、风量分配细则等十几种制度。从装备上,自筹资金安排通风技措工程77项,总投资300多万元。实现全局所属四对矿井七年没发现新火区,在煤炭工业部开展的安全生产通风业务竞赛中,有一对达到国家一级通风管理矿井,三对达到国家二级通风管理矿井。矿务局通风处荣获国家特级通风处光荣称号。
兴隆矿务局在河北省工业布局中占有重要位置。目前,仍为冀北山区最大的煤炭产地,所产煤炭主要做为动力煤供应北部装机能力为14.9万千瓦的滦河发电厂,少量供河北、北京、天津、辽宁四省部分地区和河北北部国防军工生产单位,做为工业用煤和民用煤。三十年累计为国家生产煤炭3643.5万吨,创造价值55877.3万元。到八六年末,全局固定资产原值10561.9万元,净值6194.8万元。
兴隆煤田的开发建设,带动和促进了冀北山区的工农业生产,在人民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现在鹰手营子矿区已成为工业布局集中合理,生活服务设施配套,具有一定规摸的新型矿区。
矿务局下辖汪庄、营子、马圈子三个煤矿和一个多种经营总公司。全局共有一对竖井,三对斜井和一个露天。现有生产的各井田地质贮量5569万吨,工业储量4630万吨,可采储量2125万吨,年设计生产能力为117万吨。现有职工9148人。
兴隆煤田生成于古生代石炭二叠纪。共含11个层煤,有7个可采煤层。地质构造复杂,煤层内不同性质的大小断层、褶曲和次生节理极为发育,并相互切割,随着断裂构造的形成,燕山运动期火成岩严重侵入,煤层厚度不稳,内在灰分及硫磷含量偏高,沼气含量大,生产矿井均属高沼气矿井。兴隆煤田东起凿子岭,西至克梨木呈东西条带状分布在燕山北麓的山谷之中,东西长约24.5公里,南北宽约1公里,共包括12个井田,其中8个井田隶属于兴隆矿务局开采。
兴隆煤田的开发史可追溯到清朝末年,据《兴隆县志》记载,那时,当地居民即已在煤层暴露部分进行开采。北洋军阀统治时期,这里已有斜坑、平峒、小露天十几个,日产量有几十吨。三十年代初,日本人皆川园和木原敏夫曾在这里进行地质勘查,范围达54平方公里,还绘制了地质图,打了部分钻孔,进行了储量计算和煤质分析。伪满“炭矿会社”对马圈子、火神庙、老爷庙、姚栅子等地开始较大规模开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这里的煤炭开采业曾受到严重破坏。一九四八年,我军收复承德后,军工部为解决部队焦炭供应,即组织人力、物力开始恢复煤炭生产。
兴隆矿务局诞生在大跃进年代。一九五六年二月,沈阳煤矿设计院提出总体规划方案,经煤炭工业部报请国家建委批准后,开发计划付诸实施。一九五八年十月兴隆矿务局成立。草创时期,几干名建设者住的是简易工棚,物质生活艰苦,工作条件很差。然而,创业者们却始终保持着艰苦奋斗的精神,顽强地开展工作,一九六○年正式生产。发展时期,经历了上马、下马、转劳改企业、关停井、局改矿等不同的历史阶段。文革时期,这里的煤炭生产建设受到严重干扰。大批领导干部和工程技术人员被揪斗,各种规章制度被废除,正常的生产秩序和工作秩序被打乱。粉碎“四人帮”以后,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矿务局党委提出“正党风,带矿风,发愤图强,振兴兴煤”的口号,进一步贯彻“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八字方针。从而逐步使矿井产量稳定,采掘比例、采煤程序、机构设置等结构趋于合理,生产和建设逐步走向正轨。在狠抓采掘关系调整,增加产量,加强安全生产的同时,进一步确定:“以调整为中心,以质量标准化为重点,加强科学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指导思想,进行恢复性整顿。继而从一九八三年开始全面整顿,经过二十个月的紧张工作,建立各种管理制度232项。一九八四年一月经河北省煤炭工业管理局和承德市联合检查验收,达到合格标准。在进行企业整顿的同时,不断加快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一九八三年二月四日,决定由马圈子煤矿承包南井工程,成为全局第一个承包单位,各矿也在下属区,队试行单项工程承包,八四年煤炭部实行投入产出总承包以后,矿务局又从十个方面扩大各矿的自主权,并在下属三个矿实行吨煤工资承包,吨煤材料费承包,确定了“三包六定”的考核指标。增强了职工主人翁责任感,调动了职工积极性。
兴隆矿务局已经走过三十年的发展历程。在生产建设的实践中,锻炼了一支经验丰富的素质较好的职工队伍。尤其是在地质异常复杂,井小型多的特殊条件下,创造了不规则煤层采煤新工艺。我局主采四、六二个煤层,均属不规则煤层。四层煤属厚煤层,占现有总储量的45.6%,产量占76%。六层煤属薄中煤层,占目前总储量的50%,但产量仅占30%,由于六层煤贮存条件极不稳定,使其配采比重较小,出现六层煤储量比重逐渐加大,四层煤储量比重逐渐减少的局面。为了扭转这种不合理的产量结构,必须设法加大对六层煤的开采。且六层煤底板凹凸不平,走向极不规则,煤层厚度在0.5米至4米之间,极不稳定,在巷道掘进中,几乎每前进十几米就会出现不同性质的断层和褶曲,给生产管理和技术进步带来很大困难。多年来,广大工程技术人员和工人把它做为技术攻关的课题,大胆探索,总结经验,开创了我国煤炭行业在不规则煤层运用机械化的“短壁刀柱耙装采煤法”,初步攻克了这个难关。这种采煤方法,工艺简便,安全可靠,适应性强,产量高,回采率高,回采工效高,劳动强度低,材料消耗低。是一种在特定地质条件下,不规则煤层中采煤新工艺。这种采煤方法,已经煤炭工业部采煤专家认可,受到煤炭部部长的表扬。
我局除了地质构造复杂,断层星罗棋布,煤层薄厚不均外,所属四对矿井均属高沼气矿井,尤其是近些年来,地方乡镇小窑大批开发,漏风严重,给通风管理造成困难。面对这些不利因素,从组织上建立了局、矿、区三级管理体制,从制度上制定了瓦斯管理、局扇供风头数、风量分配细则等十几种制度。从装备上,自筹资金安排通风技措工程77项,总投资300多万元。实现全局所属四对矿井七年没发现新火区,在煤炭工业部开展的安全生产通风业务竞赛中,有一对达到国家一级通风管理矿井,三对达到国家二级通风管理矿井。矿务局通风处荣获国家特级通风处光荣称号。
兴隆矿务局在河北省工业布局中占有重要位置。目前,仍为冀北山区最大的煤炭产地,所产煤炭主要做为动力煤供应北部装机能力为14.9万千瓦的滦河发电厂,少量供河北、北京、天津、辽宁四省部分地区和河北北部国防军工生产单位,做为工业用煤和民用煤。三十年累计为国家生产煤炭3643.5万吨,创造价值55877.3万元。到八六年末,全局固定资产原值10561.9万元,净值6194.8万元。
兴隆煤田的开发建设,带动和促进了冀北山区的工农业生产,在人民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现在鹰手营子矿区已成为工业布局集中合理,生活服务设施配套,具有一定规摸的新型矿区。
恭喜您赢得
请填写您的信息以便我们联系您